李曙光 院士
ABUIABAEGAAg68-1_wUou4emjQUwhAM4hAM

  李曙光,地球化学教授。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2012年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1983-1986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修。200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2018年期间被列入爱思唯尔公布的高被引用地球与行星科学科学家。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3-4届监督委员会常委,副主任。

  早年参加铁矿科研会战,应用趋势面分析成功预测弓长岭磁铁富矿床东南区深部富矿体,应用C同位素证明弓长岭磁铁富矿石中的石墨为无机成因,据此提出该富矿是沉积含菱铁矿富矿变质分解而成。该项目获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2等奖。

  1983-2010年致力于超高压变质岩同位素年代学和碰撞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最早发现超高压榴辉岩的多硅白云母含大量过剩氩并指出Ar-Ar法不适合榴辉岩的多硅白云母定年;最早通过测定大别山榴辉岩年龄获得华北与华南陆块在三叠纪碰撞的结论;首次测定出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的二次快速冷却曲线,并通过Pb同位素示踪揭示了超高压变质岩多岩板、多阶段的快速折返机制。

  2012年以来率先开展了利用Mg同位素示踪深部碳循环研究,发现中国东部上地幔存在大尺度Mg同位素异常,该异常区与地震层析成像揭示的在地幔过渡带滞留的俯冲板片分布区吻合。这一发现证明板块俯冲引入的再循环碳酸盐可进入深部对流上地幔。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的最近一项研究论证了碳酸盐化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富CO2熔体作用于岩石圈地幔可导致岩石圈进一步减薄,而富CO2贫硅超碱性熔体转化为较富SiO2的弱碱性碱性玄武岩熔体。


刘金高 教授
研究方向: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天体化学


王水炯 教授
研究方向: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立即查看
立即查看
朱建明 教授
研究方向:
同位素地球化学及环境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Cu, Zn, Mg, Cd, Cr 等)
刘盛遨 教授
立即查看
何永胜 教授
研究方向:
花岗岩地球化学,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鲁颖淮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Lu-Hf,etc.)
立即查看
立即查看
徐丽娟 副教授  
研究方向: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Cr,Zn, etc.)
研究方向: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柯珊 副教授
立即查看
李丹丹 讲师
研究方向:环境地球化学;
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Cu, Cd)
立即查看
立即查看
研究方向: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吕逸文 讲师